踉跄蹒跚:详解“踉”字的组词造句及用法161
“踉”字,是一个形声字,从足,良声。其本义指行走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由于其字形中包含“足”部,与行走、步态密切相关,因此其组词和造句也大多围绕着不稳、摇晃、蹒跚等含义展开。本文将详细探讨“踉”字的组词、造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并结合例句分析其细微的语义差别。
一、 “踉”字的常用组词:
“踉”字虽然字义相对比较单一,但其组词却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常用的组词主要包括:* 踉跄 (liàng qiàng): 这是“踉”字最常见的组词,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例如一个人喝醉了酒,或者受伤了,行走时都会出现踉跄的姿态。这个词语多用于描写人物的动态,给人一种不稳定、摇摇欲坠的感觉。
* 踉踉跄跄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这是对“踉跄”的叠词形式,进一步强调了走路不稳的程度,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状态,语气也更强烈。
* 踉跽 (liàng jì): 指跌跌撞撞地跪下。这个词语比较少见,但更能体现出一种仓促、狼狈的状态,通常用于描写人物在紧急情况下或极度悲伤时的动作。
二、 “踉”字的造句及用法分析:
下面结合例句,详细分析“踉”字及其组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1. 描写醉酒状态: “他喝得烂醉,踉踉跄跄地走回家,险些摔倒。” 这里“踉踉跄跄”生动地展现了醉汉走路不稳的样子,突显了醉酒的程度。
2. 描写受伤状态: “他受伤的腿有些跛,走起路来踉跄得很。” 这里“踉跄”体现了因腿部受伤而导致行走不便的状态,暗示了伤情的严重程度。
3. 描写疲惫状态: “连续走了几个小时,我感到疲惫不堪,脚步也开始踉跄起来。” 这里“踉跄”描写的是因疲劳而导致的行走不稳,突出了疲惫的程度。
4. 描写恐惧状态: “听到枪声,他吓得踉跄后退了几步。” 这里“踉跄”描写的是因恐惧而导致的慌乱动作,突显了人物内心的惊恐。
5. 描写衰老状态: “老人步履蹒跚,踉跄地走着,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这里“踉跄”与“蹒跚”连用,更加突出老人的衰老和行动不便,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6. 使用“踉跽”的例句: “他悲痛欲绝,踉跽在母亲的坟前,泣不成声。” 这里“踉跽”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在极度悲伤下的动作,突显了人物的痛苦。
三、 “踉”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踉”字的近义词有很多,例如蹒跚、蹒跚、踉跄、歪歪斜斜、跌跌撞撞等,这些词语都能够表达行走不稳的意思,但侧重点略有不同。“踉”字更强调一种摇晃、不稳定的感觉,而“蹒跚”则更侧重于步履缓慢、行动迟缓。 反义词则可以考虑稳健、平稳、稳步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行走平稳、步态稳健的意思。
四、 “踉”字的文化内涵:
“踉”字本身并不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意义比较直白。但其组词,特别是“踉跄”一词,经常被用来描写人物在困境中的状态,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些更深层次的含义,例如脆弱、无助、艰难等等。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运用“踉跄”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五、 总结:
“踉”字虽然是一个常用字,但其应用场景比较集中。 理解其本义和常用组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其表达的细微差别,从而在写作中更精准地运用,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通过对“踉”字组词造句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提升词汇量,更能加深对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
2025-05-14
下一篇:彭字组词造句大全及详解

漂字偏旁组词详解及应用
https://sspll.com/zuci/383960.html

缀字组词与成语详解:汉字文化精髓的体现
https://sspll.com/zuci/383959.html

鲁迅经典语录赏析:民族魂与时代拷问
https://sspll.com/mingyan/383958.html

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集锦:从古至今的智慧结晶
https://sspll.com/mingyan/383957.html

宿舍那些事儿:治愈系名言文案壁纸合集
https://sspll.com/mingyan/383956.html
热门文章

在在在在造句二年级 在在在在造句二年级简单一句话
用“在……在……在……在……”造句,例如: 1.下课铃响了

that is造句 thatis造句并翻译
thatismypen,thatis译为那是 that i

用一边一边造句 用一边一边造句二年级
(21131)爸爸一边进屋一边拍打身上的雪花。 (2)爸爸

尤其造句 尤其造句二年级简单的
一、用“尤其”造句: 1、他很喜欢运动,尤其是踢足球。
![一步步造句(用一步步一片片造句)[2526字]](https://cdn.shapao.cn/images/text.png)
一步步造句(用一步步一片片造句)[2526字]
https://sspll.com/zaoju/17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