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慨当以慷”的用法与例句赏析336


“慨当以慷”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曰:‘沛公不我杀,我当何面目见天下人民乎!’乃引剑自刎。其故人皆泣下沾襟,而项羽乃大呼,其声动天地,可谓壮哉!夫慷慨赴义,死不旋踵者,匹夫之勇也。故其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情深矣!虽万夫莫当,此岂可以形容乎?至如其慷慨歌燕市,所以动心震魄者,岂非其所为者欤?试使彼慷慨以天下易之,虽万夫莫当,岂不亦可乎?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这句话被后人广泛引用的,便是加粗部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慨当以慷”中的“慨”,指的是悲壮的情绪,豪迈的气概;“当”,应当;“以慷”,用慷慨激昂的情怀来回应。整句话的意思是:应当以慷慨激昂的精神去应对,忧愁和思念是难以忘怀的。它并非简单的表达情绪,而是蕴含着一种面对困境、坚守信念的豪迈与悲壮。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以慷”二字,它强调了一种主动积极的姿态,并非消极地沉浸于悲伤之中,而是以慷慨激昂来对抗苦难,抒发情怀。

由于“慨当以慷”出自《史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和悲剧色彩。项羽的悲剧命运,以及他临死前的慷慨悲歌,都使得这句成语更加富有感染力。 因此,在运用“慨当以慷”时,需要结合其语境,才能更好地表达其深刻含义。它通常用于表达:面对重大事件或困境时,应当以慷慨激昂的精神去面对,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同时,也暗示着一种难以磨灭的忧思和对过往的追忆。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运用,并通过例句来进一步理解其含义:

1. 表达面对国家危亡的决心:

例:面对侵略者的铁蹄,面对山河破碎的现实,我们“慨当以慷”,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无畏的斗志,誓死保卫我们的家园! 这里,“慨当以慷”表达了在国家危亡之际,应当以慷慨激昂的精神投入到抗争中去的决心。

2. 表达面对个人困境的坚韧:

例:事业遭遇重大挫折,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慨当以慷”,他重新振作起来,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 此例中,“慨当以慷”体现的是面对困境时,以积极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去克服困难,而不是被困难所击垮。

3. 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例:读史书,我们被那些为了理想而牺牲的英雄人物所感动,他们“慨当以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例中,“慨当以慷”是对历史人物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的赞扬。

4. 表达对人生感悟的总结:

例: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挫折和打击,但我们应当“慨当以慷”,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忧思难忘”,但不能被忧思所束缚,要从中汲取经验,不断前行。 此例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是对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5. 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例:小说主人公面对残酷的现实,虽心中充满悲愤,但仍然“慨当以慷”,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 此例中,“慨当以慷”是用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其精神品质。

总而言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成语,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生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它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更好地表达其深刻的含义。 只有在恰当的语境下,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成语的磅礴气势和深沉情感,才能使其所表达的豪迈与悲壮之情得到充分的展现。 在创作或表达中,要准确把握其内涵,才能将其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文章或语言更具感染力。

2025-05-17


上一篇:垫的组词、造句及用法详解

下一篇:辉煌成就:探析成语中的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