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被动句造句详解及例句20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其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也更能体现古汉语的文言特色。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对于阅读和理解古代典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古代汉语被动句进行详解,并提供大量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主要通过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达,并非像现代汉语那样简单地使用“被”、“遭”、“受”等助词。其主要方式包括:

一、 “所”字结构被动句: 这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被动句式之一。“所”字放在动词之前,构成“所+动词”的结构,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所见略同:所见到的(景象),大致相同。(“见”字为被动)
所欲无穷:所想得到的(欲望),没有穷尽。(“欲”字为被动)
所向披靡:所向之处,敌人溃不成军。(“向”字为被动)
所作所为:所做所为的事情。(“作”、“为”字均为被动)

需要注意的是,“所”字结构并不总是表示被动,有时也表示结果或范围。例如“所至之处,无不称颂”,“所”字并非被动,而是指到达的地方。判断是否为被动句,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

二、 “为……所……”结构被动句: 这种结构以“为”字开头,后接施事者,再以“所”字引导被动动词,表示“被……所……”的意思。例如:
为国所用:被国家所利用。(“用”字为被动)
为贼所杀:被强盗杀害。(“杀”字为被动)
为时所迫:被时间所逼迫。(“迫”字为被动)
为民所爱戴:被人民所爱戴。(“爱戴”为被动)

这种结构语气较为强烈,强调被动承受的动作。

三、 介词结构被动句: 一些介词,如“于”、“被”、“以”等,可以构成被动句。例如:
见于史册:记载于史册。(“见”字为被动,强调被记载)
闻于天下:被天下人所知晓。(“闻”字为被动)
以剑刺之:用剑刺他。(“刺”字为被动,通常省略了“被”字)


四、 无标记被动句: 有些被动句,并不使用明显的被动标记词,而是依靠上下文语境来判断。例如:
城已破:城池已经被攻破了。(“破”字为被动,省略了被动词)
君王已薨:君王已经去世了。(“薨”字本身就含有被动意味)
书已毁:书已经被毁掉了。(“毁”字为被动,省略了被动词)

这种类型的被动句,理解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仔细分析句子成分和上下文。

五、 使动句和被动句的转化: 有些使动句可以转化为被动句,例如“使人惊叹”可以理解为“令人惊叹”(被动)。 这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总之,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熟练掌握各种被动句式,才能准确理解古代文献的含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表达方式,需要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和总结。

通过对以上各种类型被动句的学习和练习,相信读者对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入,阅读古文的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多阅读古文,多积累例句,是掌握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关键。

2025-05-23


上一篇:用中组词造句:汉字组合的艺术与妙用

下一篇:别出心裁的句式造句大全:解锁汉语表达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