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字精讲:从组词造句到文化内涵,全面掌握“夜”的诗意表达273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有一些字眼自带一份独特的韵味和诗意,它们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承载文化与情感的载体。“宵”字便是其中之一。它不像“夜”字那般直白,也不像“晚”字那样日常,而是在其“夜晚”的核心意义上,多了一层幽静、美好、甚至带有些许神秘色彩的文化滤镜。作为中文语言专家,我将带领大家深入探究“宵”字的魅力,通过丰富的组词造句,并结合其在语境中的细微差别和文化内涵,助您全面掌握这个充满诗意的汉字。


“宵”字的字形,从甲骨文到小篆,其演变都与夜晚、屋檐下有关,暗示了夜晚在家中休息的场景。其本义即指“夜晚”或“傍晚”。然而,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往往不再孤立地作为时间名词,而是更多地与其他字结合,构成含义丰富的词语。

“宵”字常用组词及造句


1. 宵夜 (xiāo yè):



释义:指深夜加餐,通常在晚餐之后,睡觉之前。它已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食的向往和社交的愉悦。


造句:

忙碌了一天,我和朋友们决定去烧烤摊吃顿美味的宵夜,放松一下。
为了赶项目进度,程序员们常常点宵夜边吃边工作到深夜。
偶尔吃点宵夜解馋是可以的,但长期如此不利于身体健康。

2. 元宵 (yuán xiāo):



释义:

特指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即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令。
一种传统食品,用糯米粉制成的球形甜点,常在元宵节食用。与南方的“汤圆”略有不同,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


造句:

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笼、猜灯谜、吃元宵,庆祝团圆。
奶奶亲手做的芝麻馅元宵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赏花灯、看烟火,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3. 通宵 (tōng xiāo):



释义:指整夜,一晚上,从晚上到天亮。常用于形容做某事持续整夜。


造句:

为了完成毕业设计,他常常通宵达旦地查阅资料、修改方案。
昨晚一场暴雨,我通宵未眠,一直担心屋顶漏水。
网吧里,许多年轻人通宵打游戏,乐此不疲。

4. 良宵 (liáng xiāo):



释义:美好的夜晚,通常带有诗意、浪漫或值得珍视的情感色彩。


造句:

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正是与友人把酒言欢的良宵
情人节的良宵,情侣们在烛光下共进晚餐,互诉衷肠。
“今夕何夕,见此良宵。”这句诗词描绘了相遇时的喜悦与珍视。

5. 宵禁 (xiāo jīn):



释义:在特殊时期或紧急状态下,政府规定在夜间禁止民众外出活动。


造句:

战争时期,城市实行了严格的宵禁,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安全。
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规定晚上十点后实行宿舍宵禁
宵禁期间,街道上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寂静。

6. 宵小 (xiāo xiǎo):



释义:指夜间出没的小偷、流氓或心术不正的小人,带有贬义。


造句:

警方加强了夜间巡逻,严厉打击偷盗抢劫的宵小之徒。
这些宵小趁着夜色行窃,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止被那些居心叵测的宵小利用。

7. 宵衣旰食 (xiāo yī gàn shí):



释义:一个成语,形容勤于政事,从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开始工作,直到天黑了才吃饭。


造句:

古代贤明的君主常以宵衣旰食来勉励自己,为百姓谋福祉。
老院长为了医院的发展,常常宵衣旰食,倾尽心力。
他这种宵衣旰食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8. 彻宵 (chè xiāo):



释义:与“通宵”意思相近,指整夜,通常带有更强的文学色彩或强调一种持续的状态。


造句:

窗外雨打芭蕉,我独坐灯下,思绪万千,彻宵未眠。
诗人笔下的愁思,常常伴随着月光,彻宵难尽。
那场重要的会议,代表们彻宵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

9. 守宵 (shǒu xiāo):



释义:特指在除夕、元宵等节日夜晚不睡觉,以迎接新年的到来或庆祝节日。


造句:

除夕夜,全家人围炉夜话,守宵迎新,其乐融融。
在某些地区的传统中,新婚夫妇有守宵的习俗,寓意白头偕老。

“宵”、“夜”、“晚”之辨析


“宵”、“夜”、“晚”这三个字都与“夜晚”有关,但在使用上却存在细微的差别,掌握它们能让您的中文表达更加精准和地道。


晚 (wǎn):通常指傍晚到入夜的这段时间,是日落之后、天黑之前或刚天黑的阶段。它更强调时间上的“迟”或“晚点”。

例句:晚上好!我们晚上去看电影吧。他晚饭吃得很晚。

夜 (yè):是表示夜晚最通用、最口语化的词,时间范围最广,可以指从日落到日出整个黑暗的时段。

例句:今夜月色很美。夜深了,街上行人稀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宵 (xiāo):则更具书面语色彩,通常出现在固定词组或成语中,并常带有某种特定的情境、氛围或文化含义。它所描绘的“夜”,往往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融入了情感、诗意、庄重或特殊的节庆氛围。

例句:元宵佳节,良宵苦短,宵禁森严。这些词语中的“宵”都比“夜”或“晚”更具特定含义和文学韵味。

“宵”字承载的文化与情感


“宵”字在中华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词,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情感。


节日团圆:“元宵节”是“宵”字文化意义的巅峰,它象征着春节的尾声、新年的团圆和希望。那一碗甜甜的元宵,那一盏盏璀璨的花灯,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意浪漫:“良宵”一词,总能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相聚、静谧的思考,或是月下花前的浪漫情景。许多古典诗词中,对“宵”的描写都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唯美的意境。


勤勉警示:“宵衣旰食”则展现了古人勤政爱民、夙兴夜寐的品德,也成为后世激励自己的榜样。而“宵小”则警示人们,夜晚也是犯罪分子伺机而动之时,需加强防范。



综上所述,“宵”字虽然不如“夜”或“晚”那般高频和口语化,但它在中文词汇体系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构成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更通过这些词语,为我们描绘出夜晚的各种面貌——有欢庆的节日,有浪漫的时刻,有辛勤的付出,也有潜在的危险。掌握“宵”字的用法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无疑能让您的中文表达更加精准、生动,富有层次感。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与解析,您能对“宵”字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并在实际运用中灵活自如,妙笔生花。

2025-10-12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佛像造句全攻略:从基础到创意,轻松提升语文表达力

下一篇:攻克疑难成语:精准辨析与造句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