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汉字‘挠’:从挠痒到不屈不挠,组词造句与多维用法深度解析369
汉字“挠”(náo),一个看似笔画简单、意义直观的字,却在汉语的广阔天地中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语义变化和丰富的表达功能。它不仅指涉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物理动作,更在引申义和成语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作为中文语言专家,本文将带您深入剖析“挠”字的组词造句与多维用法,助您全面掌握这个字的精髓。
一、 “挠”的基本字义与物理动作
“挠”字最核心、最原始的含义,莫过于用手指或物体轻轻抓搔、摩擦。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动作。
1. 挠痒痒 (náo yǎngyǎng)
这是“挠”字最生动、最普遍的用法。指因身体发痒而用手指甲或物体搔抓皮肤,以缓解痒感。
组词:挠痒痒、给……挠痒
造句:
夏天被蚊子叮咬后,我总是忍不住用手去挠痒痒。
小猫舒服地躺在地上,用后腿挠着自己的耳朵。
妹妹总是央求妈妈给她挠痒痒,咯咯地笑着。
2. 动物的抓挠
当动物用爪子或利器进行抓、搔的动作时,也常用“挠”,多与“抓”组合成“抓挠”,强调动作的力度和痕迹。
组词:抓挠、猫挠、狗挠
造句:
调皮的幼犬总是喜欢用牙齿和爪子抓挠沙发。
不小心惹恼了那只野猫,它的爪子在我手臂上挠出了几道血痕。
这面墙壁被家里的宠物狗挠得不成样子了。
3. 轻微的拨弄或搅动
“挠”也可表示用手或其他工具轻轻拨动或搅动某物,使其产生轻微的位移或波动。这种用法相对较少,但依然存在。
组词:挠动
造句:
他无聊地用手指挠动着桌面上的灰尘。
微风轻柔地挠动着窗边的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二、 “挠”的抽象引申义与心理状态
随着语言的发展,“挠”字逐渐从具体的物理动作延伸出更深层的抽象意义,涉及阻碍、困扰、屈服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层面。
1. 阻碍、阻止 (zǔ'ài, zǔzhǐ)
这是“挠”字最常见且重要的引申义之一,表示设置障碍,使事情难以顺利进行。常与“阻”字搭配,构成“阻挠”。
组词:阻挠、设挠
造句: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重阻挠。
他试图阻挠会议的正常进行,但最终没有成功。
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挠历史前进的车轮。
2. 困扰、烦扰 (kùnrǎo, fánrǎo)
当某事使人感到烦恼、不安或精神上受到折磨时,也可以用“挠”来表达。通常与“困”字组合成“困挠”,或用于描述内心的纠结。
组词:困挠、挠心
造句:
长期失眠的困挠让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那桩悬而未决的官司,一直挠着他的心,使他寝食难安。
这些烦心的小事,常常困挠着我的思绪,难以集中精力。
3. 屈服、畏缩 (qūfú, wèisuō)
“挠”字还有退缩、屈服、示弱的含义。这种用法主要体现在特定的成语和语境中,尤其是在与“不屈”相对立时,更能彰显其意义。
组词:不屈不挠(核心)、一挠而退、不战而挠
造句:
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绝不能不战而挠,要迎难而上。
他意志坚定,从不因任何困难而屈挠。
4. 形容遇到难题、感到困惑 (náotóu)
“挠头”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口语表达,指人们在遇到难题、感到困惑或为某事发愁时,习惯性地用手抓挠头部以示思索或烦恼的动作。它生动地捕捉了这种心理状态。
组词:挠头、挠破头皮(夸张用法)
造句:
这道数学题太难了,他挠着头苦思冥想了半天。
面对领导提出的新任务,小李挠了挠头,感觉有些棘手。
这次的策划案真是让我挠破头皮,还没找到突破口。
三、 核心成语: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在所有与“挠”相关的词语中,“不屈不挠”无疑是最光辉、最具正能量的一个。它完美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1. 词义解析:
“不屈”:不弯曲,不屈服于压力或困难。
“不挠”:不退缩,不退让,不畏惧。
合起来指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2. 适用语境:
通常用于赞扬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是高度褒义的词语。
3. 造句:
在创业的道路上,他凭着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克服了所有困难,取得了成功。
面对自然灾害,灾区人民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重建家园。
这位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研究,凭着不屈不挠的毅力,终于攻克了世界难题。
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才能一次次从苦难中站起来,走向辉煌。
四、 “挠”的语境辨析与易混淆词
在实际运用中,“挠”字偶尔会与“扰”(rǎo)字产生混淆,尤其是在口语或某些非正式语境中。“扰”主要指打扰、扰乱、干扰,其侧重点是破坏秩序或安宁。而“挠”的“阻碍”义更偏向于设置障碍,使事情受阻,有时也带有精神上的困扰。“扰乱”通常是外部行为,“挠乱”虽然也存在,但在规范表达中,“扰乱”更为常见和标准。
例如:
扰乱秩序(正确,指破坏秩序) vs 挠乱秩序(不常用,含义不清)
受到困扰(正确,指受到打扰或麻烦) vs 受到困挠(正确,指受到精神上的烦恼、折磨)
在表达“阻碍”时,“阻挠”是固定搭配,而“阻扰”则不成立。因此,在书面语和正式语境中,应注意区分,确保用词准确。
结语
通过对“挠”字的深度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汉字如何从具象的物理动作,逐步延伸出丰富的抽象意义,并最终在“不屈不挠”这样的成语中,升华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掌握“挠”字的这些多维用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遣词造句,更能加深对汉语文化深层内涵的理解。希望本文能助您在中文学习和运用之路上,更进一步,达到精通之境。
2025-10-21

中文造句核心攻略:零基础也能轻松掌握的表达艺术
https://sspll.com/zaoju/408830.html

家装营销利器:千条装修名言与创意文案素材深度解析
https://sspll.com/mingyan/408829.html

三千烦恼丝的爆笑哲学:从发型看透人生,那些让你笑出声的头发“金句”
https://sspll.com/yulu/408828.html

深入解析:“沾沾自喜”成语的含义、用法与警世智慧
https://sspll.com/zaoju/408827.html

记忆深处的回响:深度解析“你是否会想起我”语录文案的魅力与创作
https://sspll.com/yulu/408826.html
热门文章

在在在在造句二年级 在在在在造句二年级简单一句话
用“在……在……在……在……”造句,例如: 1.下课铃响了

that is造句 thatis造句并翻译
thatismypen,thatis译为那是 that i

用一边一边造句 用一边一边造句二年级
(21131)爸爸一边进屋一边拍打身上的雪花。 (2)爸爸

尤其造句 尤其造句二年级简单的
一、用“尤其”造句: 1、他很喜欢运动,尤其是踢足球。
![一步步造句(用一步步一片片造句)[2526字]](https://cdn.shapao.cn/images/text.png)
一步步造句(用一步步一片片造句)[2526字]
https://sspll.com/zaoju/17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