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字全攻略:从组词造句到文化意蕴,深度掌握中文时间表达131



在浩瀚的汉语词汇海洋中,有这样一个字,它简洁而又深邃,日常而又充满哲思,它就是“昨”。“昨”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副词,它承载着过去、记忆、变迁与反思。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精准掌握“昨”的组词与造句,不仅能丰富词汇量,更能深化对中文时间表达及其背后文化意蕴的理解。本文将以“昨组词造句”为核心,从“昨”字的基本含义、常见词语、富有哲理的成语,到其在语言表达中的深层魅力进行系统阐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掌握这一重要的汉字。


一、 “昨”字溯源与基本含义


“昨”字,从字形上看,左边是“日”,代表太阳、时间;右边是“乍”,有“忽然、短促”之意。“日”与“乍”的结合,巧妙地描绘了日光的倏忽而逝,转眼便成为过去。“昨”的本义即指“前一日”,即“昨天”。它是一个时间词,用于指代已经过去的一天或过去不久的时间。在语法功能上,“昨”字多作为时间状语或构成时间名词,限定动作发生的时间。


二、 常见含“昨”词语的精讲与造句


掌握“昨”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了解其常用的词语组合,并通过造句来熟悉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1. 昨天 (zuó tiān)


这是“昨”字最常用、最基础的词语组合,指“今天的前一天”。

造句:
我们昨天去参观了博物馆,收获颇丰。
昨天晚上睡得好吗?看起来精神不太好。
昨天提交的报告,今天就需要修改。
昨天还阳光明媚,今天就下起了大雪,天气变化真快。


2. 昨日 (zuó rì)


与“昨天”意义相同,但“昨日”听起来更书面化、文雅,常用于文学作品、诗歌或正式语境中。

造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的诗词中,充满了对昨日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
展览馆里陈列着许多昨日的生活用品,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
我忆昨日之事,历历在目,恍如眼前。


3. 昨晚 (zuó wǎn) / 昨夜 (zuó yè)


指“昨天晚上”。“昨夜”比“昨晚”更具诗意和文学色彩,常用于描述情感、梦境或不易察觉的事件。

造句:
昨晚的演唱会气氛非常热烈,观众们都很享受。
昨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醒来后怎么也记不清楚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的词句,描绘了昨夜的萧瑟与诗人的孤独。
他因为昨夜加班到很晚,今天早上起得有点迟。


4. 昨昔 (zuó xī)


指“过去,以前”。这个词语带有较强的怀旧或对比意味,常用于回顾往昔岁月,与现在进行比较。

造句:
如今的城市高楼林立,与昨昔的村庄小径已是天壤之别。
回首昨昔,我们曾共同经历过许多艰难的时刻,但都坚持了下来。
人生百年,白驹过隙,唯有昨昔的教训才能指引今朝的道路。


5. 昨冬 (zuó dōng) / 昨春 (zuó chūn) / 昨夏 (zuó xià) / 昨秋 (zuó qiū)


分别指“去年冬天”、“去年春天”、“去年夏天”、“去年秋天”。这些词语用于指代过去的某个季节。

造句:
昨冬的那场雪下得特别大,整个城市都被白雪覆盖。
昨春我们去郊外踏青,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桃花。
昨夏的旅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昨秋的收成很好,农民伯伯们都喜笑颜开。


6. 昨儿个 (zuó ér gè) / 昨个儿 (zuó gè ér)


这是带有儿化音的口语表达,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话,意思与“昨天”相同,显得更为亲切、随意。

造句:
昨儿个去哪儿了?我找你半天。
昨个儿刚把那本书看完,正好可以借给你。


三、 富含哲理与文化韵味的“昨”字成语


在汉语成语中,“昨”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文化典故。


1. 昨是今非 (zuó shì jīn fēi)


指过去认为是正确的,现在认为是错误的。形容思想、观点发生了变化,或者情况发生了逆转。

造句:
经过岁月的沉淀,许多曾经坚信不疑的观念,如今看来已是昨是今非
他对人生的看法,随着阅历的增长,渐渐变得昨是今非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很多事情不能再抱守陈规,否则就会造成昨是今非的困境。


2. 昨日黄花 (zuó rì huáng huā)


典出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失去了观赏价值。后比喻过时的事物或人,不再具有昔日的风采或重要性。

造句:
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如今听来已成昨日黄花,被新潮的音乐取代。
他过去的辉煌成就,虽然值得肯定,但若止步不前,最终也会变成昨日黄花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墨守成规的技术很快就会变成昨日黄花


四、 “昨”在语言表达中的深层魅力


“昨”字及其相关词语的运用,不仅限于单纯的时间指示,它还能够:


1. 唤起回忆与共鸣: 提及“昨天”、“昨夜”,常常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思绪,无论是美好的憧憬还是遗憾的追悔,都能在读者或听者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诗词中对“昨夜”的描绘,往往是为了烘托一种特定的情绪或氛围。


2. 对比今昔变化: “昨”字与“今”字常构成对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事物的变化、发展或衰落。这种对比手法,能够增强表达的冲击力,使听者或读者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事态的变迁。例如,“昨是今非”、“今非昔比”(虽无“昨”字,但意境相关)等,都体现了这种对比。


3. 表达哲理与警示: 含有“昨”的成语,如“昨日黄花”、“昨是今非”,往往蕴含着对世事无常、盛衰更迭的思考,以及对人们应与时俱进、避免守旧的警示。它们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通过简洁的词语传递深刻的道理。


4. 塑造语体风格: 使用“昨日”、“昨夜”、“昨昔”等词语,能够使语言风格显得更为典雅、含蓄,富有书卷气。而“昨天”、“昨晚”、“昨儿个”则更倾向于口语化、日常化,显得亲切自然。通过选择不同的“昨”系词语,可以有效地调整文章或对话的语体风格。


五、 总结与展望


“昨”字虽小,其内涵却无比丰富。从最基本的“昨天”到富有诗意的“昨夜”,从感叹世事变迁的“昨是今非”到警示过时守旧的“昨日黄花”,每一个组合都承载着独特的时间印记和文化内涵。掌握“昨”字的组词造句,不仅仅是学习几个词语,更是理解了中文对时间、记忆、变化和哲理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用“昨天”记录生活轨迹;在文学创作中,我们用“昨日”勾勒逝水流年;在反思成长中,我们感叹“昨是今非”;在警醒世人时,我们提及“昨日黄花”。“昨”字的存在,让汉语的时间表达更加细腻、深邃,也为我们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工具。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读者能够对“昨”字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在自己的汉语学习和运用中,更加灵活自如地驾驭这个充满魅力的汉字。

2025-10-25


上一篇:中文“扎”字全解析:从简单造句到高阶运用

下一篇:深析“苦水”:汉语中表达困境与抱怨的语言艺术与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