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挽”字世界:从基本字义到高级组词造句与文化意蕴96
汉字“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字,其字形简洁,寓意深远,在中文表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古至今,它承载了多种动作、情感与文化内涵,既可表示物理上的“拉、牵”,也可引申为精神层面的“留住、弥补”,甚至关乎生命终点的“哀悼”。对于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而言,深入理解“挽”字的本义、演变及其丰富多彩的组词与造句,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一环。本文旨在全面剖析“挽”字的方方面面,助您透彻掌握其用法,并能灵活运用,达到“挽组词造句”的精妙境界。
一、“挽”字的溯源与核心语义
“挽”字是一个形声字,从手从宛。“手”示其动作多与手部活动相关;“宛”既表声,也暗示了弯曲、环绕之意。综合来看,“挽”字最初的核心语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拉、牵引: 这是“挽”字最原始、最直观的含义,指用手或绳索拉动、牵引。
例:挽车(拉车),挽舟(拉船),挽弓(拉弓)。
2. 卷起、束起: 指将衣袖、裤腿或头发等向上卷起或束好。
例:挽袖(卷袖),挽发(束发)。
3. 执、持(尤指手臂): 指用手挽住、搀扶。
例:挽手(手挽着手),挽着胳膊。
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基本含义又逐渐引申出更抽象、更具情感色彩的意义。
二、 “挽”字引申义与高级组词造句精讲
“挽”字的引申义是其魅力所在,也是学习的重点。它常常与情感、危机、补救等概念紧密相连。
1. 挽留 (wǎnliú) — 留住、不让离去
“挽留”是“挽”字最常见的组词之一,意指极力劝说、设法使人留下,不让其离开。这种“拉住”的动作从物理层面升华为情感和意愿的表达,通常带有真诚、不舍或对人才的重视。
例句1:公司高层多次挽留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希望他能继续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例句2:面对亲友的盛情挽留,她最终决定在家乡多待几天,享受团聚的时光。
例句3:虽然他已心意已决,但朋友们仍旧不舍,尽力挽留他。
2. 挽回 (wǎnhuí) — 扭转、恢复、弥补
“挽回”意为扭转不利局面,使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减轻不良影响。它通常用于形容补救措施、恢复声誉、弥补损失等。
例句1:通过积极的公关,企业试图挽回因负面新闻而受损的品牌形象。
例句2:尽管比赛已接近尾声,但教练仍希望队员们能努力拼搏,争取挽回一丝胜算。
例句3:这段感情已经出现裂痕,要想挽回,双方都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3. 挽救 (wǎnjiù) — 从危难中拯救
“挽救”比“挽回”的语境更严重,通常指在危急关头采取行动,使人或事物脱离危险、困境。
例句1:医生们连夜奋战,终于成功挽救了重伤患者的生命。
例句2:面对濒临倒闭的工厂,新的管理团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挽救企业的命运。
例句3:这部电影深刻地探讨了如何挽救一个迷失的灵魂,引人深思。
4. 挽联 (wǎnlián) — 哀悼逝者的对联
“挽联”是专用于哀悼逝者的对联,通常在葬礼上悬挂,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思。“挽”在这里取“牵引、寄托”之意,通过文字寄托生者的哀伤。
例句1:在追悼会上,亲友们送上了情真意切的挽联,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例句2:他亲自撰写了一幅挽联,以表达对恩师的深切怀念。
例句3:灵堂内外摆满了各界人士敬献的鲜花和挽联。
5. 挽歌 (wǎngē) — 哀悼或悲伤的歌曲/诗歌
“挽歌”指哀悼死者或表达悲伤、失落情绪的歌曲或诗歌。它比“挽联”更具文学性和情感色彩。
例句1:诗人的这首长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逝去时代的深沉挽歌。
例句2:在西方文化中,安魂曲常常被视为一种庄严的挽歌。
例句3:这部小说以优美的笔触,谱写了一曲关于青春逝去的挽歌。
6. 挽手 (wǎnshǒu) / 挽着 (wǎnzhe) — 搀扶、手臂相扣
“挽手”通常指两人手挽手或胳膊挽着胳膊,表示亲密、互相搀扶或同行。
例句1:新婚夫妇挽手走进礼堂,接受亲友们的祝福。
例句2:母亲年迈体弱,每次出门,我都会挽着她的胳膊,小心翼翼地走。
例句3:在夕阳下,一对老夫妻相互挽着手,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
7. 挽袖 (wǎnxiù) / 挽起 (wǎnqǐ) — 卷起衣袖/裤腿等
“挽袖”或更常用的“挽起袖子”,指将衣袖卷起来,常表示准备动手工作,或展现干劲。
例句1:他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将杂草丛生的院子彻底清理干净。
例句2:为了防止裤腿弄湿,孩子们纷纷挽起裤腿,赤脚淌过小溪。
例句3:工人师傅们不顾疲惫,挽起裤管,跳进齐膝深的水中抢修设备。
8. 挽发 (wǎnfà) — 盘起头发
“挽发”特指将头发盘起或束成发髻,常用于形容古代女子或准备劳作时的发型。
例句1:画中的古典女子,挽着一个雅致的发髻,显得端庄秀丽。
例句2:为了方便干农活,奶奶总是习惯性地将一头银发整齐地挽起。
例句3:她对着镜子,熟练地将长发挽成一个高高的云髻。
9. 挽弓 (wǎngōng) — 拉开弓箭
“挽弓”指拉开弓箭,是古代射箭的动作。这个词语如今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
例句1:将军挽弓搭箭,目光如炬,瞄准远处的靶心。
例句2:在古代战场上,能够百步穿杨的射手往往需要极大的臂力才能挽强弓。
10. 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g lán) — 竭力扭转危局(成语)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成语,意为竭尽全力扭转面临的巨大危险或崩溃局面。“狂澜”指汹涌的波涛,比喻危急或混乱的局势。“挽”在这里是“扭转、挽回”之意。
例句1:在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避免了民族的危难。
例句2:正是凭借着主教练的英明决策,球队才得以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例句3:面对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政府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力挽狂澜。
三、“挽”字使用的文化意蕴与语境辨析
“挽”字的丰富性也体现在其文化意蕴和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
情感色彩: “挽留”饱含不舍与真挚;“挽回”则带着一丝遗憾与努力;“挽救”则凸显紧迫与责任;“挽联”、“挽歌”则充满了庄重与悲痛。这些情感的差异,使得“挽”字在文学作品中能够细腻地表达人物内心。
正式程度: “挽联”、“挽歌”、“力挽狂澜”等词语,通常带有较高的书面语色彩和正式感,多用于正式场合、新闻报道或文学创作。而“挽着手”、“挽起袖子”则更接近口语化表达,贴近日常生活。
动作对象: “挽”字作为动词时,其宾语多为人(挽留、挽手)、物(挽车、挽弓、挽发)、或抽象的事态(挽回损失、挽救危亡)。准确理解宾语的类型有助于正确使用。
与近义词辨析:
挽 vs 拉: “拉”是更通用的动作,指用手使东西移动,力度和方向感更直接。而“挽”除了“拉”的动作外,还常包含“环绕”、“牵引特定对象”或“情感上的拉住”的含义,有时更显文雅或具体。例如,“拉手”是简单的手牵手,而“挽手”则更显亲密,手臂相扣。
挽 vs 提: “提”是向上举起,重心向上;“挽”则是向某个方向牵引或环绕束起。二者动作方向和方式不同。
四、结语
“挽”字以其多样的语义和丰富的组词,展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从最初的物理动作“拉”、“卷”,到后来引申出的“挽留”、“挽回”、“挽救”等情感与策略层面的含义,再到“挽联”、“挽歌”所承载的文化仪式感,无不体现了语言的演变与发展。掌握“挽”字的用法,不仅是词汇量的积累,更是对中文表达精妙之处的深入理解。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和丰富的造句示例,您能对“挽”字有更全面、更透彻的认识,并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得心应手,真正做到“挽”随心动,言随意达。
2025-11-06
解码达芬奇的阅读观:经验、思考与创造的知识熔炉
https://sspll.com/mingyan/411256.html
思想名言在文案创作中的精妙运用:提升内容深度与传播力量
https://sspll.com/mingyan/411255.html
女性格局提升:独立、智慧与自我成长的20句精选语录深度解读
https://sspll.com/yulu/411254.html
“仔”字的语言世界:从组词、语义到方言魅力与成语关联深度解析
https://sspll.com/zuci/411253.html
探寻春之语:经典成语的文化意蕴与妙趣造句
https://sspll.com/zaoju/411252.html
热门文章
在在在在造句二年级 在在在在造句二年级简单一句话
用“在……在……在……在……”造句,例如: 1.下课铃响了
that is造句 thatis造句并翻译
thatismypen,thatis译为那是 that i
用一边一边造句 用一边一边造句二年级
(21131)爸爸一边进屋一边拍打身上的雪花。 (2)爸爸
尤其造句 尤其造句二年级简单的
一、用“尤其”造句: 1、他很喜欢运动,尤其是踢足球。
一步步造句(用一步步一片片造句)[2526字]
https://sspll.com/zaoju/17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