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自以为是的意思和造句139


成语解释:自以为是,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固执己见,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公曰:‘苟有异谋,寡人闻之,将加尔二维。’对曰:‘君若以异谋罪臣,臣请死于君前。君若谓臣有异谋,臣请束身待罪。若不有谋,而君自以为是,臣请归死于父母。’”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贬义。

近义词: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独断专行

反义词:虚怀若谷、兼听则明、三思而后行

造句:1. 他为人非常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听不进任何意见。
2. 领导的自以为是导致了项目失败,但他却始终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3. 面对别人的批评,他不仅不虚心接受,反而自以为是地反驳,让人无语。
4. 她一向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最正确的,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5. 父母给了他太多溺爱,导致他养成了自以为是的性格,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6. 这个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自以为是得很,常常顶撞老师,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7. 他自以为是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反感,导致会议气氛一度陷入僵局。
8. 只有放下自以为是的态度,才能真正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有益的建议。
9. 如果总是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寸步难行。
10. 虚心使人进步,自以为是使人落后。只有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才能不断进步。
11. 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听不进逆耳忠言,最后只能自食其果。
12. 领导的自以为是葬送了整个企业,让所有员工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3. 他虽然有才华,但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最终得罪了很多人,损害了自己的前途。
14. 自以为是的人常常会做出一些冲动鲁莽的决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5.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放下自以为是的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2025-02-04


上一篇:孩子也能造好句:二年级必备造句大全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常用造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