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字百科:探秘其多重含义、常用词语及精彩造句206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多样的表达功能。“肚”字,看似简单,却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含义从具象的身体部位延伸至抽象的情感、容量,乃至成为诸多生动词语和俗语的核心。作为一名中文语言专家,我将带领大家深入探讨“肚”字的奥秘,剖析其组词规律,展示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精彩造句,并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
“肚”字,从字形上看,左边是“月”字旁,代表身体的器官、肉体,右边是“土”字,在此处作为声旁,兼具表意的功能,暗示着腹部是身体较为厚实、稳固的部分。其基本义项,直接指向人或动物的腹部,即躯干内部消化器官所在的位置。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它的用法远不止于此,以下我们将分门别类进行详细阐述。
一、 “肚”的字面含义与常用词语
“肚”最直接、最基础的含义是“腹部”或“胃”。围绕这个核心意义,衍生出许多与身体部位和生理状态相关的词语。
1. 肚子 (dù zi)
这是“肚”字最常见、最口语化的用法,泛指人或动物的腹部,也可以特指胃部。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用“肚子”来表达饥饿、疼痛、饱胀等多种生理感受。
造句:
A. 小明玩了一下午,回到家时已经饿得咕咕叫,他摸着自己的肚子说:“妈妈,我快饿扁了!”
B. 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他感到肚子一阵绞痛,赶紧去了医院。
C. 婴儿出生后,护士会细心地处理好他的小肚子,并叮嘱家人注意脐带护理。
2. 肚皮 (dù pí)
特指腹部的皮肤或表层。常用于形容人的腹部状态,或在口语中表达某种情态。
造句:
A. 夏天天气炎热,孩子们光着膀子在草地上玩耍,露出圆滚滚的肚皮。
B. 那个胖子肚皮很大,坐下的时候几乎要碰到桌子。
C. 听到这个天大的笑话,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把肚皮都笑破了。
3. 肚脐 (dù qí)
指脐带脱落后留在腹部的疤痕,俗称“肚脐眼”。是人体非常独特且具有生理意义的部位。
造句:
A. 妈妈告诉小宝宝,肚脐是连接母体的生命纽带留下的痕迹。
B. 一些时尚人士喜欢穿露脐装,大胆展示自己的肚脐。
4. 猪肚 (zhū dù)、牛肚 (niú dù)、鱼肚 (yú dù) 等
当“肚”与动物名结合时,通常指该动物的胃或腹部,且多作为食材出现,尤其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造句:
A. 老板娘做的爆炒猪肚脆嫩爽口,是这家餐馆的招牌菜。
B. 火锅里涮牛肚是食客们的最爱,七上八下,口感绝佳。
C. 婚礼上,一盘金汤鱼肚羹寓意着富贵吉祥,深受宾客喜爱。
二、 “肚”的引申含义与情感表达
“肚”字的含义并非止步于生理器官,它被巧妙地引申到人的思想、情感、心胸容量等方面,使得语言表达更富张力和趣味。
1. 肚量 (dù liàng)
指人的气量、度量,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是否宽宏大量,能否容忍他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格词汇。
造句:
A. 他肚量很大,即使被同事误解了,也不会放在心上,依然和和气气地工作。
B. 做领导的,要有广阔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肚量,才能服众。
C. 这点小事就生气,可见你的肚量实在太小了。
2. 一肚子 (yī dù zi)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量词短语,表示“满腹的”、“充满的”,后面常接抽象的名词,表达某种强烈的情绪、想法或状态。
造句:
A. 看到孩子把新衣服弄脏了,妈妈一肚子火却又不好发作。
B. 他为人正直,却常常被小人陷害,真是一肚子委屈无处倾诉。
C. 那位老教授虽然平时不爱说话,却一肚子墨水,学识渊博。
D. 别看他平时笑呵呵的,其实一肚子坏水,总爱耍小聪明。
3. 牵肠挂肚 (qiān cháng guà dù)
这是一个经典的成语,形容非常担忧、挂念,放心不下。它生动地描绘了因为思念或忧虑而心神不宁的状态,仿佛肠子和肚子都被牵扯着。
造句:
A. 孩子独自一人在外地求学,父母总是牵肠挂肚,每天都要打电话问候。
B. 老奶奶牵肠挂肚地等着远方的孙子回家过年。
C. 对于家乡的灾情,海外华人无不牵肠挂肚,纷纷捐款捐物。
三、 “肚”在俗语和口语中的活用
“肚”字在汉语的俗语和口语表达中,以其独特的形象性和生活化特点,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用法,使得语言更加鲜活。
1. 饿肚子 (è dù zi)
口语中指感到饥饿,没有吃饱饭。是比“饥饿”更生活化的表达。
造句:
A. 以前家里穷,经常要饿肚子,现在生活好了,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
B. 上课前最好吃点东西,不然上课时饿肚子会影响听讲。
2. 挺着大肚子 (tǐng zhe dà dù zi)
最常见的用法是形容女性怀孕。此外,也可以形容一个人吃得太饱或因肥胖而腹部隆起。
造句:
A. 姐姐挺着大肚子行动不便,姐夫总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
B. 那个老板平日里大吃大喝,年纪轻轻就挺着大肚子,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3. 捂着肚子笑 (wǔ zhe dù zi xiào)
形容因为非常好笑而笑得非常剧烈,甚至需要用手捂住肚子来缓解或支撑。这是夸张而生动的表达方式。
造句:
A. 小丑滑稽的表演引得全场观众捂着肚子笑,掌声经久不息。
B. 听完他讲的冷笑话,我们都忍不住捂着肚子笑了起来。
4. 撑破肚皮 (chēng pò dù pí)
形容吃得太多,比喻吃得过饱。带有诙谐和夸张的色彩。
造句:
A. 这顿饭菜真是太丰盛了,我感觉自己都快要撑破肚皮了。
B. 小孩子过年时零食不断,常常一不小心就吃得撑破肚皮。
5. 满肚子牢骚 (mǎn dù zi láo sāo)
形容内心充满不满、抱怨的情绪。与“一肚子”用法类似,但更强调负面情绪。
造句:
A. 他对领导的决定满肚子牢骚,却又不敢当面表达。
B. 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她就会回家向父母倾诉自己满肚子牢骚。
四、 “肚”与“腹”的比较与辨析
在汉语中,“肚”与“腹”二字均指身体的腹部,但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偏好。理解这种差异有助于更精准地使用词汇。
“肚”:更偏向口语化、生活化,常用于描述日常的生理感受(如肚子疼、肚子饿),或在非正式语境中指动物的胃(如猪肚、牛肚)。它的引申义也更具情感色彩(如肚量、牵肠挂肚)。
“腹”:则更偏向书面化、正式化、医学化。在医学术语(如腹部、腹痛、腹泻、腹腔)、文学描写、成语典故(如腹有诗书气自华、两面三刀,口蜜腹剑)中,“腹”的使用频率更高。例如,我们说“肚子疼”而不是“腹疼”,说“腹泻”而不是“肚泻”。
造句:
A. 医生正在检查病人的腹部,以便找出病因。(此处用“腹部”而非“肚子”更专业)
B. 那个武术家练就了一身硬气功,腹肌如铁。(此处用“腹肌”而非“肚肌”更准确)
C. 她腹有诗书,谈吐之间尽显优雅气质。(成语搭配,用“腹”而非“肚”)
五、 结语
通过对“肚”字的深入探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汉字,蕴含着丰富而多元的语义层次。它既能具象地指代人或动物的腹部,也能抽象地承载人的情感、品格和思想。从日常生活中的“肚子饿”到烹饪佳肴中的“猪肚”,从衡量心胸的“肚量”到表达深切思念的“牵肠挂肚”,“肚”字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活跃在汉语的各个角落,为我们的表达增添了色彩和温度。掌握“肚”字的这些组词与造句,不仅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使用汉语,更能体会到汉字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无穷魅力。
2025-10-19

王安石思想精粹:探寻变法家、文学家的传世名言与智慧启示
https://sspll.com/mingyan/408359.html

中文能力飞跃:系统提升词汇积累、组词搭配与造句技巧的终极指南
https://sspll.com/zaoju/408358.html

“于”字开头的双字词汇宝典:深度解析与实用范例
https://sspll.com/zuci/408357.html

“肚”字百科:探秘其多重含义、常用词语及精彩造句
https://sspll.com/zaoju/408356.html

红色精神的赞歌:致敬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时代担当——诗词与名言解读
https://sspll.com/mingyan/408355.html
热门文章

在在在在造句二年级 在在在在造句二年级简单一句话
用“在……在……在……在……”造句,例如: 1.下课铃响了

that is造句 thatis造句并翻译
thatismypen,thatis译为那是 that i

用一边一边造句 用一边一边造句二年级
(21131)爸爸一边进屋一边拍打身上的雪花。 (2)爸爸

尤其造句 尤其造句二年级简单的
一、用“尤其”造句: 1、他很喜欢运动,尤其是踢足球。
![一步步造句(用一步步一片片造句)[2526字]](https://cdn.shapao.cn/images/text.png)
一步步造句(用一步步一片片造句)[2526字]
https://sspll.com/zaoju/171850.html